女貞子
清代:陳士鐸
女貞子,味苦、甘,氣平,無毒,入腎經。黑須烏發,壯筋強力,安五臟,補中氣,除百病養精神。多服,補血祛風,健身不老。近人多用之,然其力甚微,可入丸以補虛,不便入湯以滋益。與熟地、枸杞、南燭、麥冬、首烏、旱蓮草、烏芝麻、山藥、桑椹、茄花、杜仲、白術同用,真變白之神丹也。然又為丸則驗,不可責其近效也。
或問女貞既善黑須,又有諸益,自宜入湯劑中,以收其功,何以不宜乎?夫女貞子功緩,入在湯劑中,實無關于重輕,無之不見損,有之不見益。若必欲入湯劑,非加入一兩不可,然而過多,則又與胃不相宜。蓋女貞少用則氣平,多用則氣浮也。
女貞子,非冬青也。冬青子大,而女貞子小,冬青子長,而女貞子圓也。若用冬青更為寒涼,尤無功效,未可因《本草》言是一種,而采家園之冬青子以入藥也。
或疑女貞子為長生之藥,而子以為無足重輕,何以又譽之為變白之神丹乎?曰∶余前言其有功者,附之于諸補陰藥中為丸,以變白也,后言其無足重輕者,欲單恃之作湯,難速效也。
女貞子緩則有功,而速則寡效,故用之速,實不能取勝于一時;而用之緩,實能延生于永久,亦在人用之得宜耳。
陳士鐸
本書作者陳士鐸,字敬之,號遠公,別號朱華子,又號蓮公,自號大雅堂主人,浙江山陰(今浙江紹興)人。約生于明天啟年間,卒于清康熙年間。據嘉慶八年《山陰縣志》記載:“陳士鐸,邑諸生,治病多奇中,醫藥不受人謝,年八十卒?!?/p>
猜您喜歡
推薦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