哮喘
清代:葉天士
先寒后熱.不饑不食.繼浮腫喘嗆.俯不能仰.仰臥不安.古人以先喘后脹治肺.先脹后喘治脾.今由氣分 郁.以致水道阻塞.大便溏瀉.仍不爽利.其肺氣不降.二腸交阻.水谷蒸腐之濕橫趨脈絡.腫由漸加.豈亂醫可效.粗述大略.與高明論證.至肺位最高.主氣.為手太陰臟.其臟體惡寒喜熱.宣辛則通.微苦則降.若藥氣味重濁.直入中下.非宣肺方法矣.故手經與足經大異.當世不分手足經混治者.特表及之.
麻黃 苡仁 茯苓 杏仁 甘草
□
色痿腠疏陽虛體質.平昔喜進膏粱.上焦易壅.中宮少運.濃味凝聚蒸痰.頻年咳嗽.但內傷失和.薄味自可清肅.醫用皂莢搜攢.肺傷氣泄.噴嚏不已.而沉錮膠濁.仍處胸背募俞之間.玉屏風散之固衛.六君子湯之健脾理痰.多是守劑.不令宣通.獨小青龍湯.徹飲以就太陽.初服喘緩.得宣通之意.夫太陽但開.所欠通補陽明一段工夫.不得其闔.暫開復痹矣.且喘病之因.在肺為實.在腎為虛.此病細診色脈.是上實下虛.以致耳聾鳴響.治下之法.壯水源以熄內風為主.而胸次清陽少旋.濁痰阻氣妨食.于臥時繼以清肅上中二焦.小劑守常調理.百日圖功.至于接應世務.自宜節省.勿在藥理中也.
熟地 萸肉 龜甲心 阿膠 牛膝 茯苓 遠志 五味 磁石 秋石
□
脈細尺垂.形瘦食少.身動即氣促喘急.大凡氣出不爽而喘為肺病.客感居多.今動則陽化.由乎陰弱失納.乃吸氣入而為喘.腎病何辭.治法惟以收攝固真.上病當實下焦.宗腎氣方法意.
熟地 萸肉 五味 補骨脂 胡桃肉 牛膝 茯苓 山藥 車前子 蜜丸
□
望八大年.因冬溫內侵.遂至痰嗽暮甚.診脈大而動搏.察色形枯汗泄.吸音頗促.似屬痰阻.此乃元海根微.不司藏納.神衰囈語.陽從汗出.最有昏脫之變.古人老年痰嗽喘癥.都從脾腎主治.今溫邪擾攘.上中二焦留熱.雖無溫之理.然攝固下真以治根本.所謂陽根于陰.豈可不為講究.
熟地炭 胡桃肉 牛膝炭 車前子 云茯苓 青鉛
□
瘡毒內攻.所進水谷不化.蒸變濕邪.漬于經隧之間.不能由腸而下.膀胱不利.濁上壅遏.肺氣不降.喘滿不堪著枕.三焦閉塞.漸不可治.議用中滿分消之法.必得小便通利.可以援救.
葶藶 苦杏仁 桑皮 濃樸 豬苓 通草 大腹皮 茯苓皮 澤瀉
□
老年冬季喘嗽.是元海不主收攝.衛陽升舉.飲邪上泛.阻遏流行.喘嗽愈甚.閱古都主八味腎氣.溫養坎中之陽.收納散失之真.不主消痰清肺.意謂非因六氣所致.奈體質不受桂附.年前議進柔陽通攝.若以創建上中之陽.乃心脾甘溫之劑.與下焦不納無關.
紫衣胡桃肉 茯苓 補骨脂 鹿茸 肉蓯蓉 五味子 遠志肉 青鹽 柏子霜 蜜丸
葉天士
葉天士(1667-1746),名桂,號香巖,別號南陽先生,江蘇吳縣人,清代杰出的醫學家,為溫病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。葉天士生于醫學世家,祖父葉時、父葉朝采都是精通醫術,尤其以兒科聞名。葉桂12歲開始從父學醫,14歲時,他父親死了,于是抱著失去親人的痛苦,再他父親的門人朱某為老師,專學醫術。葉天士聰慧過人,悟超象外,一點即通;尤其虛心好學,凡聽到某位醫生有專長,就向他行弟子禮拜其為師,十年之內,換了十七個老師,并且他能融會貫通,因此醫術突飛猛進,名聲大震。尚書沈德潛曾為他立傳,說:“以是名著朝野,即下至販夫豎子,運至鄰省外服,無不知有葉天士先生,由其實至而名歸也。”(《沈歸愚文集·葉香巖傳》)葉氏不僅精通醫術,而且治學講求宏搜博覽,學究天人,精細嚴謹,使醫術與學術相得益彰,他認為“學問無窮,讀書不可輕量也。”故雖享有盛名,但卻手不釋卷,廣采眾長。嵇璜“序”曾說:“先生之名益高,從游者益眾,先生固無日不讀書也。”其為人“內外修備、交朋忠信……以患難相告者,傾囊助之,無所顧藉”。他為醫卻不喜歡以醫自名,臨終前對他的兒了說:“醫可為而不可為,必天資敏悟,又讀萬卷書而后可借術濟世。不然,鮮有不殺人者,是以藥餌為刃也。吾死,子孫慎勿輕言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