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脈金針
清代:鄭壽金
夫脈者,氣與血渾而為一者也。其要在寸口,百脈皆會于此。其妙在散于周身,隨邪之淺深、臟腑之盛衰,人性之剛柔、身體之長短、肌肉之肥瘦、老幼男女之不同,變化萬端。其綱在浮、沉、遲、數(shù),其妙在有神、無神。即有力、無力也。有神無神者,即盈縮機關,內(nèi)外秘決。他如浮、洪、長、大、數(shù)、實,皆為盈,為有余之候。果病情相符,則為脈與病合,當從有余立法施治。如脈雖具以上等象,而病現(xiàn)不足已極,則為脈不合病,當舍脈從病,急宜扶其不足,培其本源。切勿惑于浮風、洪火之說。若按浮風、洪火治去,則為害非淺。沉遲、細、微虛、弱皆為縮,為不足。果病情相符,則為脈與病合,當照不足立法施治。如脈雖具以上等象,而病現(xiàn)有余以極,又當舍脈從病。切勿惑于沉、遲、細、微為虛損。若按虛損治去,則為禍不淺。予恒曰:一盈一縮,即陰陽旨歸,萬病繩墨。切脈知此,但易認證,庶不為脈所囿矣。
猜您喜歡
推薦典籍
- 周易
- 史記
- 老子
- 左傳
- 六韜
- 孫子兵法
- 論語
- 易傳
- 孟子
- 大學
- 中庸
- 尚書
- 禮記
- 周禮
- 儀禮
- 莊子
- 墨子
- 荀子
- 列子
- 管子
- 吳子
- 素書
- 孝經(jīng)
- 將苑
- 反經(jīng)
- 冰鑒
- 論衡
- 智囊
- 漢書
- 后漢書
- 韓非子
- 淮南子
- 尉繚子
- 山海經(jīng)
- 二十四孝
- 千字文
- 鬼谷子
- 傷寒論
- 商君書
- 戰(zhàn)國策
- 三國志
- 司馬法
- 三十六計
- 夢溪筆談
- 菜根譚
- 聲律啟蒙
- 文心雕龍
- 孫臏兵法
- 笑林廣記
- 公孫龍子
- 百戰(zhàn)奇略
- 顏氏家訓
- 孔子家語
- 呂氏春秋
- 天工開物
- 世說新語
- 了凡四訓
- 本草綱目
- 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
- 詩經(jīng)
- 資治通鑒
- 水經(jīng)注
- 弟子規(guī)
- 逸周書
- 金剛經(jī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