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龍約言
清代:鄭壽全
夫真龍者,乾為天是也(乾體屬金,渾然一團,無一毫渣滓塵垢。古人以龍喻之,言其有變化莫測之妙)。乾分一氣落于坤宮,化而為水,陰陽互根,變出后天坎離二卦,人身賴焉。二氣往來,化生中土,萬物生焉,二氣亦賴焉。如坎宮之龍(坎中一爻,乾體所化),初生之龍也,養于坤土之中,故曰:“見龍在田”,雖無飛騰之志,而有化育之功。是水也,無土而不停蓄,龍也,無土而不潛藏。故土覆水上,水在地中,水中有龍,而水不至寒極,地得龍潛,而地即能沖和,水土合德,世界大成矣。竊思天開于子(子時一陽發動故也),而龍降焉。龍降于子,至巳而龍體渾全,飛騰已極(故五六月雨水多,龍亦出,皆是龍體渾全),極則生一陰。一陰始于午,至亥而龍體化為純陰已極,極則生一陽。故曰:復一。一也者,真氣也,天之體也,氣雖在下,實無時而不發于上也。若離中真陰,地體也,雖居于上,實無時而不降于下也。故《易》曰:“本乎天者親上,本乎地者親下”,此陰陽升降之要,萬古不易之至理也。業醫者果能細心研究,即從真龍上領悟陰陽,便得人身一付全龍也。
【闡釋】此節以龍為喻,以明人身坎中真陽、離中真陰上下往復,構成一個整體,并與天地陰陽相通為一體。主要在啟發醫者在診治疾病辨別陰陽時,必須把人與環境的關系聯系起來,全面考慮。
鄭壽全
鄭欽安(1824年-1911年),字欽安,即道光四年生、宣統三年卒,四川邛州人,清末著名傷寒學家。鄭欽安學醫于一代通儒兼名醫劉止唐先生。其學術上溯《周易》、《內經》,中得《傷寒》心法,下覽歷代醫家著作,故醫理醫術造詣俱臻上乘。著有《醫理真傳》、《醫法圓通》、《傷寒恒論》三書傳世。
猜您喜歡
推薦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