疔瘡病諸候(凡一十三論)
隋代:巢元方
一、疔瘡候
疔瘡者,風邪毒瓦斯搏于肌肉所生也。凡有十種∶一者,瘡頭烏而強凹;二者,瘡頭白而腫實;三者,瘡頭如豆 色;四者,瘡頭似葩紅色;五者,瘡頭內有黑脈;六者,瘡頭赤紅而浮虛;七者,瘡頭葩而黃;八者,瘡頭如金薄;九者,瘡頭如茱萸;十得,瘡頭如石榴子。
亦有初如風軫氣,搔破青黃汁出,里有赤黑脈而小腫;亦有全不令人知,忽以衣物觸及摸著則痛,若故取,便不知處;亦有肉突起如魚眼之狀,赤黑慘痛徹骨。久結皆變至粕成瘡,瘡下深孔,如大針穿之狀。
初作時,突起如丁蓋,故謂之疔瘡。令人惡寒,四肢強痛,兼忉忉然牽痛,一二日瘡便變焦黑色,腫大光起,根硬強,全不得近,酸痛,皆其候也。在手足、頭面、骨節間者最急,其余處則可也。毒入腹,則煩悶,恍惚不佳,或如醉,患此者,三二日便死。
《養生方》云∶人汗入諸食內,食之作疔瘡。
二、雄疔瘡候
雄疔瘡者,大如錢孔,烏 似灸瘡,四畔泡漿色赤,又有赤粟。乃言瘡而不腫,刺之不痛,而兼熱者,名為雄疔瘡。
三、雌疔瘡候
雌疔瘡者,頭小黃,向里 ,亦似灸瘡,四畔泡漿外赤,大如錢孔而多汁。腫而不痛,瘡內有十字畫而兼冷者,謂之雌疔瘡。
四、紫色火赤疔瘡候
此瘡色紫赤,如火之色,即謂紫色火赤疔瘡也。
五、牛疔瘡候
牛疔瘡,皮色不異,但腫而頭黑,挑之黃水出,四邊赤似茱萸房者,名為牛疔瘡。
六、魚臍疔瘡候
此瘡頭,破之黃水出,四畔浮漿起,狹長似魚臍,故謂之魚臍疔瘡。
七、赤根疔瘡候
瘡形狀如赤豆,或生掖下。如鴨子大者,世人不識,但見其赤,即謂之赤根疔瘡。
八、犯疔瘡候
犯疔瘡,謂疔瘡欲瘥,更犯觸之,若大嗔,及食豬、魚、麻子,并狐臭人氣熏之,皆能觸犯之,則更極,乃甚于初。更令瘡熱 腫,先寒后熱,四肢沉重,頭痛心驚,嘔逆煩悶,則不可治。
九、疔瘡腫候
疔瘡腫,謂此瘡熱氣乘之,與寒毒相搏而成腫。
十、犯疔瘡腫候
犯疔瘡腫,謂瘡腫欲瘥,更犯觸之,瘡勢轉劇,乃甚于初?;蚰[熱疼掣,或心悶恍惚,或四肢沉重,或嘔逆煩心。此皆犯瘡之候,多能殺人。
十一、疔腫候
此由是疔瘡而帶 腫,而無根者也。
十二、疔瘡久不瘥候
瘡久不瘥,謂此疔瘡膿汁不止,亦平陷不滿,皆由過冷所作也。
十三、犯疔腫候
犯疔腫,謂病疔腫,而或飲食,或居處,觸犯之,令腫增極也。
巢元方
巢元方約生活于隋唐年間,籍貫、生卒年均不詳,一說為西華人。巢元方在隋大業年間(公元605—615年)醫事活動頻繁,任太醫博士,業績卓著。然而《隋書》無巢氏傳記,僅宋代傳奇小說《開河記》有一段關于巢氏的記載。說隋大業五年八月, 開鑿運河總管患風逆癥,隋煬帝命太醫令巢元方往視得療。雖然巢元方的生平事跡缺乏史料記載而混沒于歷史的塵封中,但巢元方對于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偉大貢獻,卻以他殫精竭慮主持編纂整理的中醫病因學巨著《諸病源候論》為載,而永垂史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