龐會
本 名:龐會
所處時代:漢末三國
民族族群:漢族
主要成就:參與平息諸葛誕之亂,隨鐘會伐蜀
爵 位:列侯、臨渭亭侯、會爵鄉(xiāng)侯
官 職:中尉將軍
評 價:龐會勇烈,有先父之風
龐會——三國時期魏國將領,龐德之子龐會,男,字號生卒年不詳,三國時期魏國將領,龐德之子。曹丕即位后,思龐德忠烈,遂賜龐會等兄弟四人爵關內侯,邑各百戶。龐會勇烈,有先父之風,官至中尉將軍,封列侯。
史書記載
龐會其人物記載于二十四史之一的《三國志》中,雖無單獨傳記,但在他人的傳記中有數(shù)次提及其生平事跡,下面是從史書中相關節(jié)選。(其中加粗字體為裴松之后來加的注,非陳壽所書)
賜爵封侯
羽謂曰:“卿兄在漢中,我欲以卿為將,不早降何為?”德罵羽曰:“豎子,何謂降也!魏王帶甲百萬,威振天下。汝劉備庸才耳,豈能敵邪!我寧為國家鬼,不為賊將也。”遂為羽所殺。太祖聞而悲之,為之流涕,封其二子為列侯。文帝即王位,乃遣使就德墓賜謚,策曰:“昔先軫喪元,王蠋絕脰,隕身徇節(jié),前代美之。惟侯式昭果毅,蹈難成名,聲溢當時,義高在昔,寡人愍焉,謚曰壯侯。”又賜子會等四人爵關內侯,邑各百戶。會勇烈有父風,官至中尉將軍,封列侯。王隱蜀記曰:鍾會平蜀,前后鼓吹,迎德尸喪還葬鄴,冢中身首如生。臣松之案德死於樊城,文帝即位,又遣使至德墓所,則其尸喪不應在蜀。此王隱之虛說也。
述:此段摘自《三國志·魏書十八·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》中的龐德傳記。在其最后敘述了曹操思龐德忠義為其流淚,封龐會與其一兄弟為列侯。其后曹丕即位再追思龐德,加封龐會與其另三兄弟四人。可見,由于其父龐德忠心于曹魏誓死與關羽相戰(zhàn)的原因,其后代龐會等諸子在曹魏受到了尊重與厚待。此處還特別交代了龐會其人物性格勇烈,有先父的風范。
平反建功
乙亥,諸葛誕不就徵,發(fā)兵反,殺揚州刺史樂綝。丙子,赦淮南將吏士民為誕所詿誤者。丁丑,詔曰:“諸葛誕造為兇亂,蕩覆揚州。昔黥布逆叛,漢祖親戎,隗囂違戾,光武西伐,及烈祖明皇帝躬征吳、蜀,皆所以奮揚赫斯,震耀威武也。今宜皇太后與朕暫共臨戎,速定丑虜,時寧東夏。”己卯,詔曰:“諸葛誕造構逆亂,迫脅忠義,平寇將軍臨渭亭侯龐會、騎督偏將軍路蕃,各將左右,斬門突出,忠壯勇烈,所宜嘉異。其進會爵鄉(xiāng)侯,蕃封亭侯。”
述:此段摘自《三國志·魏書四·三少帝紀》中的高貴鄉(xiāng)公傳。公元257年,是高貴鄉(xiāng)公曹髦在位為帝時,諸葛誕發(fā)兵造反,龐會與另一魏將路蕃遭到諸葛誕脅迫拒不從。后來二人率兵平息叛亂,龐會作戰(zhàn)勇猛,因其戰(zhàn)功進封為會爵鄉(xiāng)侯。
破蜀復仇
艾遂至綿竹,大戰(zhàn),斬諸葛瞻。維等聞瞻巳破,率其眾東入于巴。會乃進軍至涪,遣胡烈、田續(xù)、龐會等追維
述:此段摘自《三國志·魏書·鐘會傳》。敘述公元263年,鄧艾在綿竹大破諸葛瞻后,鐘會派遣龐會同胡烈、田續(xù)一起追擊姜維。
追謚羽曰壯繆侯。蜀記曰:羽初出軍圍樊,夢豬嚙其足,語子平曰:“吾今年衰矣,然不得還!”江表傳曰:羽好左氏傳,諷誦略皆上口。子興嗣。興字安國,少有令問,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。弱冠為侍中、中監(jiān)軍,數(shù)歲卒。子統(tǒng)嗣,尚公主,官至虎賁中郎將。卒,無子,以興庶子彝續(xù)封。蜀記曰:龐德子會,隨鍾、鄧伐蜀,蜀破,盡滅關氏家。
述:此段摘自《蜀記》中的關羽傳記。此處只是在段落最末提到了龐會,述道公元263年,龐會隨鐘會,鄧艾討伐蜀國,蜀破后,他找到了關羽的后代殺盡,算報了父仇。